在印度,两亿14岁以下儿童失学,一亿儿童上学但却仍旧无法阅读。因此,当Bose女士决定投身教育时,许多人都问她,“打算要招多少学生” “有多大规模”。而她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——“一次做好一个孩子 (One child at a time)”。“我们要给孩子教育,并且一直把他送入大学,让他有更好的生活,以及 一份有价值的工作。”Bose女士如是说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,六年来,Parikrma学校坚持英语教学,坚持选择印度难度最大的ICSE课程体系,并从麻省理工、斯坦福、伯克利等名校聘请教授。许多人怀疑,贫民窟里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,然而,这些孩子却表现得异常出色,在各项比赛中为学校赢回了奖牌。截至目前为止,Parikrma项目共有四所小学和一所中学。而不久之前,更有印度精英学校的学生希望加入这些“贫民学校”。
Ellen 于2009年从北大毕业,拥有国际关系和经济学双学位。毕业后,她去印度进行了三个月的实习,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以及技术教育。此后回到北京,与其他三名哈佛毕业生创建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。Ellen对于政治、历史、音乐、文学、时尚以及网球皆感兴趣。她总是非常喜欢学习新的东西。她喜欢思考,并发现了 TED,也逐渐对知识共享以及思维解放这样的理念产生了强烈的认同。虽然曾在现实中跌倒,但是她依然相信毅力可以成就进步。
今天,在硅谷和许多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在谈论印度的IIT(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),他们给予它与MIT同样的崇敬,这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。 我有一个朋友,和我一样主修历史,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尔机场,被一个很焦急的欧洲人纠缠,“你是印度人,你是印度人!你能帮我修一下我的笔记本吗?”
李君(Li Jun)是一间信息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,并在筹备她的第二间公司。她也是《Vogue》杂志中文版专题撰稿人。在此之前,她服务于一间私募股权投资公司,从事媒体、互联网、高科技、教育等行业的投资工作。她目前居住于上海,热爱阅读、写作、科技、美食和一切美好的事物。
如果有你兴趣在Thursday@TEDtoChina发布稿件,请发邮件至Thursday at TEDtoChina dot com
《世界是平的》(The World is Flat)一书的作者托马斯•弗里德曼(Thomas Friedman)是南丹•耐卡尔的好朋友。实际上,这本讨论全球化趋势的畅销书的写作灵感,正是源自托马斯•弗里德曼访问印度时,他与南丹•耐卡尔的一席交谈。读过该书的读者,应该对托马斯•弗里德曼在该书开头所描写的他和南丹在Infosys中交谈的那一幕还印象深刻。在离开Infosys工业园返回班加罗尔市区的路上,托马斯•弗里德曼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南丹说的一句话“The playing field is being leveled.” 他反复问自己,南丹在说什么?is that the playing field is being flattened…Flattened? Flattened? 这句话后来促成一本书的诞生,也影响了全世界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。
南丹•耐卡尔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创业领袖,也是具有深邃洞察力的观察家。托马斯•弗里德曼评论他说,“西雅图出了个比尔盖茨,而班加罗尔有南丹•耐卡尼。是什么让南丹•耐卡尔如此独特呢?对我来说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词:伟大的讲解家。”作为Infosys的领导者,他常常发现自己要回答的并不只是关于他公司的问题,而且还包括有关他的国家的问题。这些思考,促成他写下一本以印度为主题的书:《想像印度:一个复兴国家的图景》(Imagining India: The Idea of a Renewed Nation)。在这本书中,耐卡尼论述了从教育和人口统计特征到投资和基础设施等多个主题。
2009年7月,在英国举行的TED Global第二环节,他分享了《想像印度》一书的核心要义。
谈到印度的发展与国民观念的演变,南丹•耐卡尔提出“只有树立观念之后,现实才得以改变。观念演变为意思形态,并最终得以付诸实践”(It’s only when ideas take root, things change.)这样一个从“思”到“行”的理论。以美国为例,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引发国家安全问题,这促使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;到80年代里根总统的放松政府管制;再到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家该如何谋求发展出路。根据这三个例子所包含的共同点,南丹•耐卡尔概括出这样一个结论:唯有观念才可以改变一个国家。